但比开学来得更早的是旭日成立九十周年庆,去年的八十九周年并没有大操大办,只给全体员工发了礼品并放了三天假。
但今年是整数周年,要更为重视些。
从创立至今,旭日集团的发展仅历经三代人,距离“百年企业”的阶段还有十年征程。
集团的起点,要追溯到第一代创始人,也就是李哉民的父亲——李崇志。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韩国经济陷入百废待兴的局面,李崇志正是在此时投资建立制糖厂,一举打破了日本企业对韩国制糖业的长期垄断。到了1958年,旭日进一步拓展业务边界,进军纺织业并建成韩国首个现代化棉纺厂,逐步在轻工业领域站稳脚跟。
不过,早期的轻工业布局并未让李氏家族跻身韩国顶尖财阀行列,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1969年,“旭日电子公司”的正式成立。
“旭日”这一名称由李崇志亲自敲定,既如其字面含义,象征集团如清晨初升的太阳,饱含蓬勃生命力与无限发展潜力。同时也考量了当时的国情,兼顾与日本商会的密切联系,暗含示好之意。
进入80年代,旭日电子开启了跨越式发展:1980年,旭日电子工业与韩国半导体公司完成合并,正式切入半导体赛道。
1983年,集团成功突破半导体技术难关,实现dram芯片的量产。1988年,旭日电子进一步与旭日半导体、旭日电信有限公司整合,明确将家电、电信、半导体确立为核心业务。同时还成为美国科技公司的重要供应商,为其提供存储芯片、处理器、显示器等关键零部件。
凭借核心业务的强劲增长,旭日不仅收获了巨额利润,更成为韩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其贡献的gdp在韩国财阀中占比最高。地位稳固到韩国总统会入狱,美国资本和国情也不会允许旭日会长面临牢狱之灾的程度。
所以这次的九十周年庆,是颇受瞩目的。李择明筹备了庆典,还请了知名艺术家为他爷爷制作铜像,到时候会有创始人铜像揭幕仪式。
庆典需要集团现任会长致辞,回顾创始人功绩,一家人共同揭幕、敬献鲜花,最后还会加入基层员工代表宣誓等环节,彰显集团的人文关怀。
也因此,李择明如今哪怕和家里闹得并不愉快,也需要李哉民和陈润珍出面。但他没有亲自过来,而是由河东允代表他登门拜访。
自李择明成为代理会长并搬出去后,河东允就少过来汉南洞了。这对旧雇主李哉民来说,这种做法不妥帖也不近人情,但这是河东允故意为之的。
因为他并没有得到李择明的完全信任他,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他还和李哉民还保持亲密关系,就会变成“一仆侍二主”的尴尬处境。
这是职场大忌。
河东允到的时机刚刚好,陈润珍和徐稚爱在吃下午茶,李择宪正巧不在一楼。
春日的阳光哪怕临近下午也依旧很明媚。李宅的窗户多而敞,没有开灯屋内也很亮堂,在里面看,外面庭院的绿意更浓。隐约还能听到鸟叫声。
徐稚爱用叉子吃着瓷盘里撒了金箔的草莓蛋糕,坐在角落,安安静静听着河东允跟陈润珍说话。因为穿着湖蓝色的衣服,相似色隐入了身后的窗景,存在感很小。
“择明少爷一直惦记您,九十周年庆典意义重大,虽然前面没有和您具体商量过,但择明少爷是真心希望您能来参加剪彩的,到时候会有老会长的铜像揭幕仪式。”河东允补充了一句,“还有择宪少爷,择明少爷也希望他能来,毕竟是亲兄弟。”
陈润珍正愁没有台阶可下,她拿起茶杯的把手,轻轻抿了一口,“在哪里举办?”
河东允把姿态放得很低,“就在中区东湖路的月明酒店。”
陈润珍愣了愣,因为这酒店是她前不久才和择宪和稚爱商量的订婚场地。不过其中有个宴会厅很大,如果她没记错的话旭日80周年庆典也是在那边举办的,这个安排倒也符合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