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的话像是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
“哎,卫国家的,青山家的,你们是咋教孩子的?咋能让娃这么听话?”
一个黑瘦的汉子忍不住了,扯着嗓子问道。
“是啊是啊,快给我们传授传授经验!我家那小子,让他写个作业跟要他命一样,鸡飞狗跳的!”
“可不是嘛!我家那个,写俩字就跑出去玩一圈,一本作业能写到后半夜去!”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从王卫国和沈青山身上,转移到了他们身边的沈青青和张莲身上。
毕竟,教育孩子这事,在大多数人看来,还是当妈的责任。
被这么多人眼巴巴地盯着,沈青青和张莲对视一眼,脸上都有些不好意思,但更多的却是压抑不住的自豪。
张莲性子更爽利些,她清了清嗓子,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也没啥特别的法子,就是我们俩一人搬个小马扎,手里拿根竹条,坐在他们旁边。谁敢不好好写,屁股上就得尝尝‘竹条炒肉’的滋味!”
“哈哈哈……”
教室里顿时爆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
这法子,谁家没用过?
可问题是,大家白天上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晚上回家只想躺着歇会儿,哪有那个精力天天晚上陪着孩子熬。
沈青青抿着嘴笑,补充道。
“光打也不行,我们跟他们说好了,只要每天认真把作业写完,周末就给他们做点好吃的。要是考试考得好,还有更大的奖励。”
“对对对。”
张莲连连点头,神采飞扬地分享着经验。
“得有奖有罚才行。这几个熊孩子,一听到有好吃的,眼睛都放光,写作业的劲头立马就足了!”
两位年轻的母亲你一言我一语,把她们的“育儿经”说得头头是道。
周围的家长们听得连连点头,眼里满是羡慕和敬佩。
谁不希望自家孩子有出息呢?
看着王卫国和沈青山家这几个孩子出类拔萃,再看看自家那几个愁人的娃,心里都暗暗下决心,回去也得学学沈家媳妇的法子,下点功夫管教管教了。
家长会结束,四人走在回家的田埂小路上。
沈青青和张莲还沉浸在刚才的荣光里,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一路上,两个女人的声音像是银铃一样清脆,充满了为人母的骄傲和喜悦。
王卫国和沈青山跟在后面,听着她们的笑语,脸上也挂着满足的微笑。
孩子的优秀,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走到村口的分岔路,王卫国对沈青山说。
“哥,你们先带她们回去,我拐个弯去找陈东有点事。”
“找陈东?”
沈青山愣了一下,随即了然。
“行,那你快点回来。”
沈青山点点头,没多问。
王卫国骑上他那辆二八大杠,车链子发出一阵清脆的响声,消失在夜色中。
陈东家住在村西头,王卫国到的时候,他正鬼鬼祟祟地在院子里跟人交易。
见王卫国来了,陈东眼睛一亮,赶紧打发了那人,迎了上来:“卫国哥,啥风把你吹来了?”
“孩子们考得好,来你这儿给他们弄点奖励。”
王卫国言简意赅。
“嘿,那敢情好!我这儿正好有新到的货,大白兔奶糖,正宗的!”
陈东说着,献宝似的从屋里拎出两个纸袋子,一股浓郁的奶香味瞬间弥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