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人杰齐至紫微耀眼,冒险传信桓侯之影
枷锁崩碎,星芒溅落。
首批从银河中突破了轮回锚点,来到风伏纪面前的,自是十二名洞虚地仙。
许是为了契合东华帝朝现如今的发展,这次降临的十二人并不全是武将,而是有僧有俗,有文有武。
站在最面前的两人,乃唐初名相以及唐太宗心腹谋臣,被后世之人并称为“房谋杜断”的房玄龄与杜如晦。
两人之后,便是那位僧俗双修、制《大衍历》,测子午线,发明黄道游仪的唐代天文学家一行。两人左右,则是两名分别来自南宋时期的数学奇才秦九韶,以及被称为金元四大数学家之首的李冶。
前者创“大衍求一术”解同余方程,并著有《数书九章》含三余求积等世界级成果。
后者虽是金元时期的人物,却拒入元廷为官,隐遁封龙山授徒演算,著有《测圆海镜》,奠基天元术,也就是代数方程理论等典籍。
这六人,后四者虽说于常人而言并不是如雷贯耳,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成就在当时的时代无疑可称惊为天人。
有了这四人的加入,天工司的水平想必能更上好几层楼,强烈的欣喜,甚至盖过了房玄龄与杜如晦临世的程度,使风伏纪双眼神彩湛湛。
余下六人,也没有“俗人”,某种程度上相比起前六人,知名度与普及度应该算是较高的。
分别为隐居东山二十年,一出山便挽东晋危局,淝水之战的运筹者——谢安;在玉壁之战以五千守军,力抗东魏五十日,筑勋州长城御北齐,发明传信烽火制度,来自于北周的韦孝宽。
韦孝宽身边,则是来自于南朝宋,“唱筹量沙”退魏军,累建战功,后被疑功高震主,从而惨遭诛杀的檀道济。
更有一名气质狂野粗豪的昂藏大汉,立于众将中间,正是初为巨野泽渔盗,游击战的鼻祖,后因“谋反”罪名被刘邦处死的梁王,也是游击战鼻祖之一——彭越。
彭越身边,庞统、邓艾一文一武分立。
前者自不必提,与诸葛亮并称为“卧龙凤雏”,虽意外死于落凤坡,使其才华没有完整呈现的机会,但能与诸葛亮并称,足见其能力。
而邓艾这位灭蜀的首功之将,其文武双全之姿,在历史上已有了验证,若不是遭构陷被杀,或有更大的成就。最后一位,则是一名文人。
说实话,当看到他的资料时,风伏纪也没想到他会被列在洞虚地仙境之列,毕竟此人已有“子”之尊称。
这人便是张载,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关学创始人。
而他最出名的“为天地立心”的横渠四句,更曾在东华帝庭成立时,使不少人深受震动,甚至为此感悟到了进阶界王境的契机。
那个神秘莫测的民间天人都慎行,更是直言:为他而来。
张载的降临,初时极为安静。
待十二人全部落定后,一道道浓厚的文气以他为中心,弥漫至神话殿,并逐渐蔓延到神话殿外,文气大涨,使东华的气运都涨了接近一千丈。“好,好,诸位的到来朕心极喜,必将使我东华帝朝更上一层楼……”
“臣等拜见帝君!”
风伏纪开怀大笑,话音未落,九名天仙通幽亦先后而至。
最先到来者,乃是一名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中年人。
但当风伏纪看到他的资料时,却是深感动容。
盖因此人乃是先秦农学派的代表人物——许行,亦称许子。
许行依托神农氏“教民农耕”之言,主张“种粟后食”,倡导贤者、君民并耕而食,无论是其本人,还是其门徒弟子,皆着粗麻短衣,以打草织席为生。
他虽以农事为主业,却也反对不劳而食,常以手工业生产为生,是个对农业社会有着独到实践经验,极为务实的农学派贤者。
他的到来,自让户部多了一员大将,且相比起只懂得埋头研究的贾思勰来说,许行不仅擅长市场经济方面的运行与规则,也极懂农民的利益与诉求。
“看来得让贾卿的位置稍微动一动了!”
许行的到来,让风伏纪有了些许想法,内心既定,目光看向了随后而来的两名人杰。
这两名人杰,从身形来看,无疑皆是万中无一的猛将。
左边者是一名威武的中年大将,竟是曾单骑退突厥,南平夷獠,威震绝域,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的“良将”史万岁。
右边者其威严杀气不输史万岁,赫然是东汉凉州三明之一,文武智略,戍边征战十余年,百战羌人,平定西羌,两度出任东汉太尉的段颎。
两名猛将之后,随着六名人杰的到来,顿使神话殿内阴气四溢,寒意直绽。
“日游神、牛头、马面、鸟嘴、鬼王、黄蜂,拜见帝君!”
六道与样貌气质皆各显奇异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而他们自曝的来历,也使先行到来的一众人杰眼现好奇与讶异之色。
这六人,赫然正是十大阴帅鬼差之六。
加上东华麾下已临的黑白无常、夜游神乔坤,十大阴帅鬼差只剩下豹尾、鱼鳃尚未降临。
风伏纪看向了天上银河,见银河力量涌动,其中因果尘埃或沉淀,或不时掀起宛若海啸的星辰浪潮,便知两名神仙鬼神级人杰没有即时降临的可能。
他也不急,目光巡视在场的二十一名新降世的人杰,脸上浮起欢欣笑意:“诸位的到来,无疑将使我东华的整体实力再进一层,不过朕也不瞒诸位,除了少数几个人以外,余者可能要暂时先蛰伏一段时间。
蛰伏的原因有二,一是为了诸位的成长能跟得上帝朝的步伐,二则是受限于东华目前所处的环境。”
说罢,风伏纪便把自己关于弃氏、圣氏等幕后之敌,乃至未来可能让他们出去开拓,甚至卧底的想法一一解释给在场的二十一名人杰听。
这二十一名人杰在银河里时便对东华目前的境况有着大致的了解,此时见这位他们即将效命的帝君竟能如此耐心地给他们进行详细的解释,内心自也深感安慰。
待其讲完后,众人不由齐声拱手抱拳道:
“帝君,臣等既然选择降临,自然愿意遵守帝君的安排,绝无任何怨言!”
风伏纪抚掌一笑:“好,诸位的到来,对我东华而言,不亚于擂台赛这等盛事带来的加持,还请移步凌虚殿,朕亲自为诸位接风洗尘!”“臣等谢帝君隆恩!”
风伏纪大笑不止,走在前头时还拉上了张载,笑道:“横渠先生到来,朝中定有一人十分欣喜,他可是为你之四句格言深受启发,甚至改变了自己原先的道路,毅然出世,前来为我东华效力!”
张载虽见过随和的帝王,但如风伏纪这般行态自如者,却是没有见过,颇有受宠若惊之感,连忙道:“不敢不敢,臣也只是站在贤人先人的肩膀上,有感而发罢了,若论成就,远远不及在场的诸位!”
在场的除李冶外,朝代几乎都比张载早,在银河中也没多少交集,自是不知他的成就。
李冶见状,遂主动把张载的生平与成就说了一遍,引得众人交口称赞。
房玄龄与杜如晦两人更是极为欣喜,一左一右,近乎架着张载,跟他讨论起了学问来,把风伏纪都挤了出去。不久,连谢安、庞统都挤了过来。
风伏纪哭笑不得,遂由他们讨论。
这一日,君臣尽欢,自是不提。
翌日。
在东华众臣忙于擂台赛事务以及场地的布置时,一道道任命的圣旨亦从凌虚殿内传了出来。
先是贾思勰卸任户部尚书,转授集贤阁从二品农学大学士,专事农业作物灵种研究之事,许行接任户部尚书。
张载任帝都即将兴建的横渠崇文馆馆长,掌理学、关学讲席,为三品学士。
韦孝宽与徐霞客一起,暂任工部侍郎,原工部侍郎之首孙道临,虽潜力不足,却也因功劳卓著,如愿以偿被风伏纪抬上尚书之位。
此外,房玄龄与郭嘉同列,暂为中书侍郎,但职级比郭嘉高一阶位,实质上可称副中书令。
门下省最高长官侍中拆分为左右,杜如晦堪称一步登天,为右侍中,鲁肃卸任尚书省右仆射,升任左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