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岁末朝会,气象初开
定鼎二年岁末,寒冬腊月将尽。
随着征服的诸国领土渐趋稳定,国土普遍安宁,久违的朝会钟声再次在宫殿的穹顶间悠扬回荡而起,标志着东华国第四次正式朝会的庄严重启。
钟声与寒风共舞,交织成一曲庄重而肃穆的乐章,从东华王城上空回荡而起,似乎预示着新一年的序幕即将拉开,开启未来的辉煌篇章。
气势沉稳,却不失雄浑的风伏纪久违地换上了经过天工司、国师府、兜率司联合重新锻造的天阶下品暗金王袍,腰缠栩栩如生的地阶极品龙腾九霄带,头戴天阶中品九旒流苏王冕,脚踏地阶极品飞龙履,带着无双的威严与从容,一步步踏上了王座。待他就座之后,满朝文武注视着王座之上展现着无双风采的年轻国主,带着欣喜与极显狂热的神情,齐齐躬身出声长喝道:
“臣等拜见王上,愿王上万年,东华万年,万年,万万年!”
震耳欲聋的朝贺声随着一股股朝气蓬勃的气势冲霄而起,声音直震天穹。
对于首次参加朝会的一众特殊类英灵来说,眼前的场景与体验于他们而言既震撼,又新奇,无不以探询的目光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风伏纪看着下方李悝、贾诩、沮授、刘穆之、李嗣业、赵云、穆桂英、李信、王忠嗣、沈万三、张辽、陆逊等一众文武特殊英灵,以及朱子仙、吕树青、段剑秋、商宙、殷宇、钟颢等一众本土的豪杰贤臣林立于朝堂之上,可谓人才济济,脸上浮起浓烈的笑意,右手微抬,轻笑道:
“列位爱卿,免礼平身!”“臣等谢王上隆恩!”
待百官归位后,李悝首先出列禀道:
“启禀王上,臣有事启奏!”
风伏纪笑道:“悝卿请说!”
“谢王上!”
李悝开口禀道:“自先后收服长明、冬曜、神木、白羽等国后,我朝领土大增,面积翻了一倍有余,人口也已达到两亿余人,郡城数量扩张至208郡,乡镇2572座,17305座村庄,治理的官员与维护治安的基层人员大为紧缺。
因此臣建议,于全国境内举行一次大型科举,借此选拔所需的各级人才。
同时把军中修为不合格,或伤残,或年龄过大的将士清退出来,返聘为各地郡县的巡防长官与士卒,既可增加郡县之兵的质量,亦能使各郡县的治安快速恢复,请王上恩准!”听到李悝的汇总,风伏纪也没想到短短两年的时间,东华国便从仅有的三城扩张到如此夸张的地步,内心感慨万千,亦不由颔首道:
“此举于东华国有益,朕准了!
鉴于此次科举范围过大,事务定然庞杂,便先由尚书省统筹,礼部与吏部同时主持,校曹部人员负责监督辅助,一应流程记录成册,方便以后专门负责此事的礼部官员查询。
至于清退返聘军中将士之事,由枢密院与户部负责,务必做好将士们的思想工作,不要让他们有负担,国境安定与沙场征战同样重要。
当然,该有的待遇要仔细安排妥当,不可让为东华征战沙场的战士心生怨怼之意!”
李悝躬身禀道:“臣遵旨!”
在他退下后,枢密副使王忠嗣出列禀道:“王上,臣有事请奏!”
风伏纪微微一笑:“忠嗣请说!”王忠嗣道:“王上,目前我国拥有正规兵员120万,辅兵数量维持在60万区间。
随着国土翻了一番,士兵的数量严重不足,因此臣请求王上,至少再增加一倍正式兵马,以应对国家发展的形势!”
闻言,风伏纪颔首思忖,半晌后,目光看向了户部尚书贾思勰,问道:“贾卿,以目前的国家财政,能否支撑得起至少300万的士兵规模?”
贾思勰出列道:“王上,此事让沈侍郎向您汇报如何?
臣最近与禾灵子等人忙于新型灵气稻种的研发,对于财政之事有所疏忽,还请王上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