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风云渐起,南坞之战
在易州关外渐起风云之时。
东华国在风伏纪大婚后,亦开始迎来了新官制的改革。
由于已经决定实行三省六部制,兼军政分离,让本来显得拥挤的官员职位一下子空出来许多。
但不是说东华国的官员数量不够,而是目前大部分官员的能力暂未得到其他人的一致认可。
除此之外,风伏纪还要考虑之后降临人员的等级以及能力,因此绝大部分重要部门首长之位基本都空缺了下来。
其中,中书省人员全部暂缺。
李悝依旧掌尚书省左仆射一职,官职品阶从之前的正三品,升到了从二品。
看似有所提升,但比起之前也算是明升暗降了。
当然,这却不是风伏纪过河拆桥。
作为东华政府最高的行政执行机构,尚书省首长尚书令的权力不可谓不大,负责全面监督和管理尚书省六部二十司的工作。
因此若是一下子把李悝抬得太高,让他直接成就正二品尚书省尚书令,之后封无可封不说,亦容易让人诟病。
风伏纪在决定公布名单前,也与一众降临的英灵人杰认真沟通过,在取得他们认同之后,才做出如此决定。
当然,若是参考某些朝代,其实尚书省的左仆射已相当于尚书令,在职责与权重上并无多大变化。
以后若无更好的人选,李悝实质上也将成为尚书省的最高长官。
至于沮授、田丰二人,在新官制下则为正五品上的门下省谏议大夫,陈宫依旧为给事中。
刘穆之任正四品上的兵部侍郎,陆逊任从五品上的兵部郎中。
其余五部,除正三品的户部尚书已确定为原大司农贾思勰外,侍郎则选了吕树青,郎中则是沈万三与陈登。
郎中之下的员外郎、令史以及书令史之类的辅官亦皆有人选,是官员职能最齐整的部门。
三省六部之外,尚有负责军事的枢密院、天工司、兜率司、集贤阁、炎黄府、秘书监、内侍监、以及国师府、绣衣部、校曹部、东华卫等特殊部门。
这其中,除枢密院有着一众大将填补职位,以及几乎被二三流人杰占据的三大情报机构外,其余各部拥有突出能力,能胜任一部之长次者依旧极少。
当名单公示后,刚磨合不久的东华百官无不热血沸腾。
尽职尽责之余,亦试图攒够足够的功勋,并时刻注意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便能让自己有资格入主名单之中。
书房之内。
新任工部侍郎孙道临正在向风伏纪汇报关于开山凿道,修建灵渠,疏通拓宽河道等事。
若是在普通人的世界,想要在短时间内同时实行这几样事情,没有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功夫几乎无法达成。
但这是在修士的世界,就是民间百姓身体强健者亦不是少数。
加之东华近二十万辅兵轮流出动帮忙,因此在田丰提出此议后不久,国境各地就开始挖土动工。
“王上,目前的难处主要还在于炎黄府方向的东荒山脉。”
孙道临一一回禀,风伏纪则耐心听着。
“那里凶兽众多,若无精锐兵力时时看守,很容易引发凶兽袭人事件。
为此臣提议在那里增加一个常驻军营,既可随时出动解决兽患,又可在道路以及河道正式开通后,为商队行人保驾护航。”
风伏纪微微颔首:“可,此事可找枢密院副使王忠嗣商量,朕同意了。
不过荒狼村之前驯服荒狼的地域要绕开,也不可对周边的生态造成太大破坏,以免我东华形成建制凶兽骑军的设想落空。”
“是,臣明白了,臣已无事,这就告退!”
“爱卿辛苦了!”“谢王上关心,臣感激涕零!”
在孙道临走后,又有不少官员前来汇报情况。
风伏纪也没有改变日常在书房议事的习惯,同意的当即盖印,不同意的直接驳回。
大婚之后,政务渐繁,风伏纪却甘之如饴。
直至中午时分,才算停歇。
谒者监的声音也在此刻适时传来:“王上,王后请您移步凤仪宫用膳呢!”
“喔?好!”
风伏纪本想闭目养神片刻,却突然记起自己已经成婚,不由哑然失笑。
来到凤仪宫,初为人妇的顾清浅比起之前的明丽端庄,又多了一种让人迷醉的韵味。
见风伏纪到来,她也不顾在场一众侍女的异样目光,快步朝风伏纪跑来,接着极为自然的挽起他的手,嫣然一笑:
“王上来了,快来试试妾自己做的饭菜!”
“你自己做的?”
风伏纪有些诧异,看向了桌上,才发现只有五菜一汤,以及一道水果甜点。
顾清浅笑道:“只有我们俩人,因此就只做了这么一点,王上勿怪!”
风伏纪轻笑一声:“足够了,朕平时除了偶尔想起,才会满足口舌之欲,何况是你亲手做的!”
两人初成夫妻,私底下的性格亦极随和,倒也没有任何骄情之意。
风伏纪细细品尝下,脸上浮起赞赏之色,说道:
“菜系虽简单,但做得色香味俱全不说,竟还能展现出食材本身的风味,倒也没想到你竟然拥有这等厨艺!”“合王上胃口就好!妾只是平时无聊瞎琢磨的!”
两人有说有笑,简单而不失精致的午膳过后,又略微温存一番,风伏纪便又回到了书房之内。
刚一到来,便见李悝已然候着。
“悝卿,可就膳了?”
李悝微微一笑:“谢王上关心,臣用过膳了!此次来除了汇报六部建制事宜外,尚有关于临海国等事。”
风伏纪眉头微扬:“喔,莫非临海国已经同意大开商贸了?”
“王上料事如神!”
李悝点点头:“公台确实把此事谈下来了,但是据他所言,临海国并不甘心,依旧在寻求外援的可能性!”
“来,悝卿,先坐!可有具体外援的目标吗?”
两人先后坐下后,风伏纪才开始发问。
李悝摇头:“目前看来,除了长明国与凌江国外,临海国似乎并无合适的援手。
但那颜珙,也就是颜龙渊之父,临海国的宰相有透过一点口风,与其子颜龙渊的师门有关。”
风伏纪若有所思:“看来又是一个隐世宗门,无事,让东华卫时刻关注便是!
对了,提起这件事,朕突然想起了位于西景境内同为隐世宗门的紫阳剑派,他们可出世了?”
提起此事,李悝脸色古怪,轻笑一声道:
“紫阳剑派整体还未出世,但其太上长老谢守君之孙——谢文姬,正在我东华国中任职,目前与乔屹并为从八品上的刑部主事。”
风伏纪见李悝脸带笑意,也不由笑道:“原来如此,看卿的模样,其中可是有异?”
李悝忍俊不禁道:“是的,不瞒王上,许多人都已看出那谢文姬明摆着是冲着子龙将军来的。”
闻言,风伏纪略微惊诧过后,亦不由失笑:“喔,那子龙对她可有意思?”
“这个臣就不知道了,但观两人平时相处的模样,似乎也没有讨厌的意思!
或许,我等之中就属子龙可能最早成婚!”
李悝轻笑连连。
风伏纪则抚掌一笑,道:“那敢情好!
朕之前也听大学士钟颢说过,那紫阳剑派颇有隐秘,如果能争取过来,再好不过!”
李悝点头道:“好,臣与其太上长老谢守君也有数日相处之缘,他为人不错,对我东华印象也极好,想来待他们出世后,争取过来不难。”风伏纪笑道:“如此再好不过!十三那里最近进展如何?”
李悝微微一笑:“这个就得由忠嗣来说了!”
闻言,风伏纪极是诧异:“这么快就要转到枢密院去了?”
李悝命人去请王忠嗣后,方回道:“是的,前些时日鹰翼城、珠流城、瑶海湾以及霍漠山四地已接连被十三拿下,在攻略第五城南坞城之时,遭到了众多势力联合起来的抵抗。
后经查明,乃是烈火神坛门在背后指使,目的是探清华夏府的实力。”
“烈火神坛门?”
风伏纪微微颔首:“之前听子龙提过这个宗门!怎么,他们实力很强,竟然已需动用军队了?”
李悝回道:“还可以,本来以十三之力足以应对!
但根据新近收服的鹰翼城主叶森所说,烈火神坛门并不是完全的江湖组织,其门内宝地有着二十万堪称精锐的大军。
而叶森之所以知道,却是因为这二十万士兵皆是烈火神坛门四处抓捕的民间修士所组成,他与唯一的亲弟弟也被抓捕过,他弟弟不幸被抓走,他则侥幸逃得一命。
因此,杀也可以杀,但只怕杀之后会引出更多的问题,所以思虑之下,便转到了枢密院去。”
闻言,风伏纪眉头微皱:“为何士兵要用抓的?这其中有什么问题?”
李悝笑道:“王上圣明!”
说完这一句话时,他脸色骤然一肃:“因为听叶森的意思,这些士兵皆已被炼成了战兵。”
“战兵?”“恩,与傀儡类似,但有自己的意识,却六亲不认,只知遵守军令的百战之兵!”
风伏纪眼眸微扬:“这该是聚神境的手段,唯有聚神五重境以上,方能拥有影响人思维的能力。
一个混乱之地的宗门竟然也拥有聚神境修士?是不是太夸张了?”
李悝摇摇头:“不,王上,这次您错了,他们没有聚神境修士,却有着极为相似的足以控制人思维的咒法。
据十三传回来的情报说,他们最普通的门人身上都篆刻着颇为古怪的咒纹,名为「幻心咒」。
据说,这也是烈火神坛门最初成立时的根本咒法!
因此咒法之故,那烈火神坛门在那混乱之地的民间里有着极为深厚的信任基础。至于到底是所有人的心智都被影响了,还是那神坛门真有独到之处,目前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