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畿道地下三百米,p4+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这里与其说是实验室,不如说是一座坚不可摧的未来堡垒。
空气经过数层高效过滤,恒定的低温维持着最适宜的研究环境,各种尖端仪器发出低沉的嗡鸣,屏幕上流淌着常人无法理解的基因数据和三维模型。
白敏熙博士几乎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那具原型体和随之而来的海量数据中。
她带领着一支由国内顶尖生物学家、遗传学家和临床医学专家组成的团队。
这些人都被徐昌大以“国家最高机密项目”的名义“请”来,并签署了终身保密协议,其家人也受到了“妥善”安置与保护,日以继夜地进行着破解、分析和实验。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原型体的基因结构复杂程度远超想象,许多修饰点位和表达调控机制都蕴含着超越时代的技术密码。
初期的大量动物实验,从小白鼠到灵长类动物,结果反复不定,失败率极高。
许多实验体无法承受基因层面的剧烈改动,出现了可怕的排异反应、器官衰竭甚至基因崩溃。
实验室一角的特殊废弃物处理装置,见证了无数失败的牺牲。
但白敏熙不愧是天才。
她以那具完美的原型体为蓝本和参照,不断调整药剂的配方、递送方式以及激活序列。
她甚至大胆地提出了一种“适应性诱导”理论,认为直接进行强效基因编辑风险过高,而应采用一种更温和、更模拟自然进化过程的方式,先用特殊药剂“唤醒”和“引导”受体本身的基因潜能,再进行定向强化。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且创新的思路。
意味着需要重新设计整个药剂体系。
时间在一次次失败、调整、再实验的过程中飞速流逝。
终于,在来自外部压力解除后不久的一个深夜,实验室中央的隔离舱内,一只经过最新版,代号“普罗米修斯-7型”药剂注射的实验用猕猴,在经历了长达48小时的高烧、肌肉痉挛和代谢狂飙后,缓缓睁开了眼睛。
它的眼神不再是野兽的蒙昧,而是透出一种近乎冷静的灵性。
接下来的性能测试结果让所有研究人员目瞪口呆:
其力量、速度、神经反射、伤口愈合能力均达到了普通猕猴的十倍以上!
并且,其基因序列保持稳定,未发现明显的退化或癌变迹象。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一名年轻的研究员激动地几乎要跳起来,却被白敏熙用严厉的眼神制止。
“冷静!这只是阶段性成果!持续观察它的长期稳定性,收集所有数据,任何细微异常都不能放过!”
白敏熙的声音因极度疲惫和兴奋而沙哑,但她的头脑却异常清醒。
她深知,从灵长类动物到人类,还有一道巨大的鸿沟。
但她更知道,外面那位给予她无限支持和巨大压力的总统,等待的正是这一刻。
她拿起实验室内部的保密通讯器,接通了直通青瓦台地下密室的线路。
“总统卡卡,‘普罗米修斯-7型’在灵长类实验体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稳定性达到预期,强化效果显著。我认为……已经具备了进行初步人体试验的条件。”
通讯器那头沉默了片刻,传来了李承焕听不出情绪的声音:
“安全性评估报告,立刻送上来。另外,准备好第一支适用人体的药剂。”
“是!”